皮肤覆盖在人体最外面;皮肤是人体的面积最大器;成人面积约1.5-2平方米;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%;厚度为0.5-4毫米(眼睑处最薄,手掌足底处最厚)。
皮肤表面有许多细小皮沟,它将皮肤表面划分成许多三角形、多边形的皮嵴,皮嵴上有许多凹陷的汗孔,汗液经汗孔排到皮肤表面。
皮肤的基本结构
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三层:表皮、真皮、皮下组织(附属器)
1、表皮:表皮内没有血管,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,表皮内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,它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,由外至内有五层:
(1)角质层:最外层,起保护作用,具有较强的吸水性,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0-20%之间,使皮肤柔软,不发生干燥、皲裂现象。
(2)透明层:位于角质层下,呈无色透明状,光线可以透过;只有手掌、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才有此层;有很强的疏水性,可以防止体内、体外的水、电解质透过,可起到保护作用。
(3)颗粒层:位于透明层之下,此细胞几乎接近死亡,有折射光线作用,可以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;防止体内水分、电解质的丢失和体外水分及有害物的透入。
(4)棘 层:位于颗粒层下,由基底细胞变而来,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,棘层中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,可以感知外界刺激;下层的棘细胞具有较强的生命活力,有分裂能力,可以参与外伤的修复。
(5)基底层:位于棘层之下,是表皮的最下层,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;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,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变成角化细胞脱落,大约需要28时间左右。当皮肤受外伤时,如果基底细胞末遭破坏,经一段时间,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,而且不会留疤痕。
2、真皮:位于表皮之下,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,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。由大量纤维结缔组织、细胞和基质构成;并含有丰富的血管、淋巴管、神经、腺体、立毛肌等。
(1)纤维结缔组织:使皮肤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;
(2)胶原纤维:具有既坚韧又柔软易弯曲的特性。抗牵拉能力较强,能使皮肤具良好的柔韧性;
(3)弹力纤维:有很强的弹性,牵拉后可伸长到原来的一倍多,去除外力后可使胶原纤维立即恢复原状,使皮肤具有良好的弹性;
(4)网状纤维:属于未成熟的胶原纤维,主要存在于腺体、血管和神经周围。
(5)细胞:
成纤维细胞:能产生真皮的结缔组织和基质;
组织细胞:可以吞噬、清除体内的细菌和异物。
(6)基质:是一种无定形的胶状物质,填充在纤维结缔组织和细胞之间。是细胞代谢活动的场所,为细胞提供营养,并阻止进入体内的异物扩散。基质中含有大量液体,起保持真皮水分的作用;幼年时真皮基质较多,年老时则基质减少,皮肤因缺水而变得干燥、萎缩、起皱纹。
3、皮下组织:
位于皮肤的最深层,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;含有丰富的血管(小动脉、小静脉)、淋巴管、神经网、汗腺和深部毛囊等;皮下脂肪有保温防寒、缓冲外力、保护皮肤等作用;脂肪细胞被分解后可释放能力,供人体活动需要。
4、皮肤附属器:皮脂腺、汗腺、毛发、爪甲。
(1)皮脂腺:除插手脚掌外,皮脂腺遍布全身,以头面部最多,尤其前胸和背部。腺体位于真皮浅层,为梨形小叶,导管开口于毛囊。可分泌皮脂,经导管进入毛囊,再经毛孔排到皮肤表面;皮脂与皮肤表面的汗液混合形成乳化皮脂膜(PH4.5-6.5)。
(2)汗腺:根据汗腺分泌物的不同,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
(3)毛发:可分长毛、短毛、毳毛三种,主要成分是角蛋白。
(4)甲:甲的主要成分为硬性角质蛋白。甲内不含神经和血管。位于指(趾)末端,起保护作用。